来源:澎湃新闻
元宇宙在2022年依然火热,就连“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本身,也入选为2022年《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
元宇宙的热力还不止于此。
在国内,元宇宙一词自2021年登顶“汉语盘点2021”和“十大网络用语”后,2022年逐步从大众熟悉的“吃瓜”领域过渡到了应用阶段。
在2022牛津年度词汇评选中,元宇宙排到了第二,且使用量比去年增加了近四倍;而百度沸点联合凤凰网科技发布的“2022年度科技热词”,元宇宙位列其中。
但另一面,刮起元宇宙热潮的Roblox股价已跌去大半,带头大哥meta也正因元宇宙亏损深陷泥潭。
财报显示,meta专注于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社交平台三类元宇宙项目开发的Reality Labs部门,目前已累计亏损近200亿美元
国内市场,字节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关停,腾讯数藏平台幻核被裁撤,TME数字藏品业务亦被叫停
如何看到2022年的元宇宙,2023年的元宇宙又会如何?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李玉洋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元宇宙不再是游戏,已经成为了中国和海外市场的差异点。
这是2022年铺下的基础,也是2023年打出高潮的关键。
元宇宙概念从科技互联网公司的独唱,变为中国多个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截至11月初,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出台元宇宙支持政策,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厦门、深圳、武汉、保定、成都、海口、合肥、南昌、沈阳、无锡、重庆等,都有提及元宇宙或者出台元宇宙专项规划,元宇宙的风越刮越猛。
产业界也在积极响应,2022年8月,两场全球性元宇宙大会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召开;9月初,上海还举办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元宇宙博览会;10月28日,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在北京正式成立。
整个元宇宙在中国的走势,也跳出了国外偏重于消费互联网的小池塘,进入工业互联网的大视野,这种战略定位的提质,意义重大。
2022年的元宇宙发展,在消费级市场可谓平平无奇。
表面上,2022年以来,无论是Roblox、meta、微软等推出的各种产品,还是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脑机、NFT(非同质化通证)……
元宇宙概念和产品层出不穷,元宇宙刮起的商业旋风,正从上游加速传导至下游,在细分的商业赛道上竞相落地。
但事实上,元宇宙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全球都还处在游戏化的道路上,从meta到BAT,都还只是试错和技术积累,还远没达到技术大爆炸和直面消费者层面的颠覆式体验阶段。
而在工业互联网上,元宇宙驱动的数字孪生正在萌芽,而在国内,北斗系统和元宇宙概念之间的强联系也开始形成。
2023年的元宇宙发展,也将会在两条车道上行驶。
消费层面的元宇宙,依然会通过VR和AR技术为支撑去进行游戏化和泛娱乐化的探索,无限接近《头号玩家》里的剧情,并从游戏产品逐步变成更广泛内容的“主题乐园”。
工业互联网层面的元宇宙,则可想象空间更大、可涉足的工业项目更多。
但还是要说,元宇宙现在依然是在史前时代,距离真正意义的“商用”,还有五到十年。
作者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