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所在臭氧污染中的过氧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
2023-11-03
分享

来源:安光所

近日,安光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在大气臭氧污染过氧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中国苏皖鲁豫交界城市郊区臭氧光化学污染季节的过氧自由基化学”为题发表在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对流层大气臭氧(O3)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等具有明显的有害影响。近年来,随着防控措施的加强,我国大气污染总体状况趋于好转,但O3污染水平仍呈上升趋势。过氧自由基与NO反应形成的NO2光解是对流层臭氧产生的唯一净途径,开展过氧自由基浓度的外场观测与模型模拟的闭合研究对于准确预测臭氧的产生、确定臭氧减少策略从而有效地控制臭氧生成至关重要。

团队赵卫雄研究员、韦娜娜助理研究员等人利用自主研制的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化学放大法-总过氧自由基测量装置结合课题组移动方舱观测平台测量了2021年淮北市夏秋季总过氧自由基(RO2*)的环境浓度和前体物等参数,结合零维盒子模型预测了自由基浓度,并与观测值进行比较。该模型较好地再现了总过氧自由基的日变化,但在NO混合比高于1ppbv的早晨,模型显著低估RO2*约 7.2倍。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类烯烃物质氧化生成的1.2 ppbv/ h过氧自由基源,使得模型和实测的差异小于24%,并导致日综合净臭氧产量增加约14%。这表明类烯烃类物质氧化成过氧自由基的机理对于臭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的苏皖鲁豫地区臭氧污染控制政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该研究工作得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6355.

过氧自由基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日变化(左图)和过氧自由基主要物种浓度分布日变化(右图)

白天条件下测量和模拟的RO2*(上图)和P(O3)(下图)对NO浓度的依赖性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在秦岭南麓的洋县,一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珍禽之乡的生态净土上,朱鹮掠过稻田,黑米在阳光下泛着紫红光泽。这里不仅孕育了国宝级生物...
食品
    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来咱们社区了,手把手教我们开展登记注册培训,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西城区街道办事处开展...
食品
    为进一步规范自动售货机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饮食和用械安全,近期,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平监管所在辖区内开展自动售货机检查,全面...
食品
外卖平台上的一人食套餐销量逐年攀升,便利店货架的迷你装商品越发醒目,孤独经济已从社会学概念演变为不可忽视的商业命题。在这场由单身人群主...
食品
2025年,欧洲猪肉大师班迎来了第三个年头。这一广受欢迎的厨艺培训活动,今年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六场大师班,携手各地厨师和烹饪学子,共同...
食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