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微芯片中进行量子行走

科技
2023-12-09
分享

来源: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发射单一频率光的微芯片激光器转换为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发光的激光器。这种新的光学梳状设备通过一种称为量子行走的过程工作,可用于制造用于环境和医疗监测的小型光学传感器,并提高电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物理学家杰罗姆·费斯特的带领下,ETH的研究人员从集成到微芯片中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开始。该装置由砷化物、镓、铟和铝层组成的微环结构组成。环限制并引导光,当连接到直接电流源时,其中的电子被激发快速跳过不同的层,发出一连串的光子。当光子在环中循环时,它们会成倍增加,产生具有单一频率的相干激光。   

Faist及其同事发现,如果他们用以特定共振频率振荡的额外交流电来激发这个系统,那么发出的光在短短几纳秒内就会从单一颜色变成多种颜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它稳定其最终形式之前,发射光的光谱类似于所谓的量子行走的运动。   

激光的量子行走   

量子游走首先由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提出,它与通常用于模拟物理系统行为的经典随机游走非常不同,从波动的股票市场到液体表面花粉粒的布朗运动。经典的随机漫步就像一个迷路的徒步旅行者,他根据抛硬币来选择下一步。例如,如果硬币落在正面,徒步旅行者可能会向左迈出一步,而尾巴可能会要求向右迈出一步。经过多次抛硬币后,徒步旅行者的位置将是随机的,但可能接近他们的起点。   

相比之下,在量子行走中,量子粒子在每次抛掷后都会有效地同时向两个方向移动,采用左右相干叠加。这意味着粒子总是可以采取几种可能的路径到达其最终位置。   

光学梳状光谱   

在新设备中,这种量子行走取得了显着的结果。“不同的颜色为发出的光增加了能量,并产生了光学梳状光谱,”Faist解释道。“光学频率彼此等距,它们的数量由发送到激光器的电振荡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来选择。”   

至于应用,研究人员表示,用于环境和医疗监测的小型化光学传感器是可能的。从长远来看,Faist补充说,这种设备可以提高光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因为激光发出的每种颜色的光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通信通道。   

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高精度抛光机理及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高瑞教授团队合作,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科技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脉冲干涉的新型高亮度X射线源产生方案。...
科技
近期,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平原与...
科技
半导体材料因丰富可调的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进行简单高效的塑性加工,而是广泛依赖一系列高度精细制...
科技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