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在光学超表面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
2022-09-06
分享

来源:暨南大学

       近日,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李向平、邓子岚教授团队在光学超表面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以“Planar chiral metasurfaces with maximal and tunable chiroptical response driven by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暨南大学史坦博士、邓子岚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耿广州工程师为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学邓子岚教授、李向平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李俊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此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市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者也为这项研究做出了贡献。

 

       光与特定的几何形状相互作用会产生手性效应,包括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和旋光性(Optical activity),表现为左/右旋圆偏振光照明之间的强度和相位响应差异。光学手性响应容易在三维(3D)光子结构中实现,然而这依赖于苛刻的3D纳米制造技术,实用性受限。

 

       二维(2D)或平面结构已经展示出具有偏振转换特性的平面手性光学响应,然而,由于吸收及散射损耗的存在,同时实现最大手性响应与超高Q因子仍具有挑战性,阻碍了诸多基于强手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应用场景。BIC是提高纳米光子结构Q因子的有效解决方案,将BIC与手性纳米结构相结合,有望扩展光学手性响应的应用场景。 

 

       本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域中束缚态(BIC)的平面手性超表面,在光学频段实现了同时具有超高品质(Q)因子和超高圆二色性(CD)的手性响应。通过调控C2超原子的面内结构非对称度,获得了理论线性CD与非线性CD均接近1;实验线性CD高达0.93,非线性CD高达0.81的近完美平面手性响应。研究成果有望应用到特定偏振态激光、手性非线性光学器件等领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25年3月24日,中国武汉)百威中国在武汉工厂百威集团在华首家啤酒生产基地,隆重举行以三十而砺,源启未来为主题的三十周年庆典暨世界水日活...
酒业
3月24日,康师傅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06.5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方便面板块营收284.14亿元,占集团总收益35.2%。...
食品
近年来,重庆洪崖洞旁的一家火锅店频繁登上热搜北步园老火锅。从TVB影帝黎耀祥到新生代偶像苏新皓,众多明星专程到店打卡,甚至引发粉丝追星式探...
食品
  春风渐暖,燃脂健身又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FITO燃咖啡也再次迎来了受关注的小高峰。自面世以来,FITO燃咖啡一直以良好的饮用口感和突出的...
食品
2025年3月7日,广州柏悦酒店迎来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欧洲猪肉,品智之选品鉴会。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餐饮行业、进口贸易、媒体及美食爱好者等专业...
食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