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现代农业 筑牢黑土粮仓——丰收节前,看吉林如何种好粮

农业
2022-09-19
分享

来源:吉林日报

  9月的松嫩平原秋高气爽。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吉林的田野间已泛起金黄,玉米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吉林省已连续多年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近年来,吉林省做强现代农业,见证农业生产从“小四轮”到智能农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卖原粮到打品牌,农业综合产能愈发稳固,科技应用显著增强,经营体系加速变革,黑土粮仓筑得更牢。 
 
  智能农机渐成主角 农田耕作更快 
 
  吉林省梨树县农民韩凤香所在合作社的农机仓库里,一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智能拖拉机已准备就绪,就等着秋收大干一场了。 
 
  这几天,韩凤香在地里查看庄稼长势。她扒开一穗玉米,粗大的玉米棒子上露出金黄的籽粒。“这玉米长得饱满,收成不错。”她说。 
 
  今年吉林省降雨充沛,西部易旱区和中东部坡岗地作物长势好于往年,农业干部和专家表示,全省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持续实现稳产丰产。特别是今年,好收成来之不易。年初,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出现疫情,正值农民备耕生产期。受此影响,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种粮大户王显武今年整地备耕比往年推迟了几天。但两台安装着无人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发挥了大作用。“白天黑夜都能干活,6000多亩土地,不到10天完成播种。”王显武说。 
 
  今年春耕期间,吉林农业部门防疫、保春耕两手抓,打通农资供应堵点、保障农民返乡春耕、成立春耕生产综合服务指导组……“确保了农时没耽误、农户没落下、农田没撂荒。”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说。 
 
  今年8月,汛期以来的持续降雨导致多地农田积水,发生虫害概率增加。吉林农业部门成立15个排涝指导小分队,派出19余万人次技术指导人员,排了277万亩农田的积水。 
 
  为及时防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亮兵镇古树村种粮大户阚兆元使用无人植保机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20公顷玉米的农药喷洒工作。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正在黑土地上正广泛应用。耕作效率大幅提高,也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示范推广农机新装备等措施,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实现农业生产装备现代化。从小四轮到大农机,再到智能化农机,吉林省见证了黑土地农机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目前,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2%。2021年,吉林省粮食产量首次超过800亿斤,现代化农机装备功不可没。 
 
  数字化赋能 粮食生产更稳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近年来,5G通讯、遥感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展新服务。如今手机、电脑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数字农业正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在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的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该村各个地块的农业气象信息,社员们正为秋收做准备。这两年,该合作社利用数字农业管理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农场”生产经营模式。 
 
  “我们通过‘吉农云’系统对耕作任务下达、农机调度、农机作业质量等进行管理,保证田间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科学的指导方案,摒弃了过去单纯凭经验的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更有保障。”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勇说。 
 
  “吉农云”是吉林省农业部门指导建设的农业农村数字云平台,已在吉林各地广泛应用。利用这个数字化平台,农民可及时获取有关农业生产的全方位指导,实现粮食生产科学化、精准化。 
 
  如今,吉林省有众多涉农企业围绕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开展数字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 
 
  临近秋收,吉林省汉安益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忙碌起来。只见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点击具体县乡位置,当地耕地土壤墒情、土壤成分、气象状况等各种农业信息一目了然。公司总经理于娜介绍,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将具体地块的农业信息汇总,经专家分析后,为当地农民提供最科学的秋收方案,最大限度保障粮食生产科学高效。 
 
  近年来,随着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吉林省正在探索一套符合省情的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运行模式,打造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云码村社”一体化应用服务体系。 
 
  在白城市镇赉县大官村,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高倍变焦摄像头、温度湿度传感器等装备一应俱全。“通过查看手机软件,地里的情况实时掌握,还能通过系统订购农资、销售粮食,种地越来越省心。”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说。 
 
  目前,吉林省完成9个市(州)123个“数字村”试点建设。“吉农云”平台注册人数40余万人,提供农资保供服务近400个村。 
 
  品牌化经营 农民收入更高 
 
  近年来,吉林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引领,重点推进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带动农民致富,乡村振兴。 
 
  今年8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包装精致、品牌亮眼,让人目不暇接。不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大米、杂粮杂豆等品牌农产品,正通过线上线下卖向全国乃至世界。 
 
  在有着“玉米之乡”美誉的全国产粮大县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玉米面条、龙须茶等品牌农产品逐渐被消费者所熟知。 
 
  眼下,鲜食玉米早已进入收获期。在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的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一车车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鲜食玉米被送进加工车间,经过剥皮、清洗、蒸煮、包装等工序,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的商超。 
 
  这几年,鲜食玉米成为公主岭市农业品牌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当地年产鲜食玉米超4亿穗,产值达14亿元,产品销售至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当地5000余户农民增收。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过去粮食大多以原粮卖到全国各地。吉林省位于“黄金水稻带”“黄金玉米带”,盛产高品质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但过去农业企业和品牌“小而少”,好粮食卖不上好价钱。 
 
  近年来,吉林省全力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等快速成长,吉林大米、吉林玉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 
 
  例如,经过多年打造,“吉林大米”品牌已成为吉林省粮食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吉林省中高端大米产量比十年前翻一番,带动吉林稻农增收超10亿元,好粮卖好价,农民收入提高,促进了乡村振兴。 
 
  2021年,吉林省印发的《关于大力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重点鼓励农民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并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开展直供直销和“农企”对接,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目前,吉林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超2000个,全省累计纳入省级平台追溯管理的品牌农产品生产主体800多家。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科技强国-强国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凯研究组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Volumetric Voltage Imaging of ...
科技
哈勃常数危机指的是分别使用低红移观测 (超新星、重子声波振荡) 和高红移观测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对哈勃常数H0的测量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此问题...
科技
Micr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将尺寸微缩化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以矩阵形式高密度地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显示技术,是LED芯片与平板显示制造的交叉...
科技
伴随全国范围内的消费降级,快餐行业迎来黄金时代,好吃不贵、健康可口的酸菜鱼品类更是深受消费者信赖。其中鱼你在一起、小鱼号酸菜鱼作为领跑...
食品
10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油脂营养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油脂营养产业学术会议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90余位专家和...
食品

相关推荐

1
3